提起“医院”,大家脑海里首先会浮现出医生和护士忙碌的身影。但在那里,还有这么一群人,她们每天紧挨着“热呼呼”的洗衣机、烘干机,重复洗涤着不同病区用过的各种脏衣物、床单、被套,并及时、迅速地为医护人员和病人送去干净、折叠整齐的衣物和床单、被套。她们就是医院洗衣工。近日,记者走近她们,切身感受到洗衣房内机器的嘈杂声与空气的湿热难耐。
前天室外气温30℃,记者刚走进县人民医院后勤服务中心的洗衣房,一阵热气扑面而来,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,轰隆的机器作业声不绝于耳。在面积百余平方米的洗衣房里,摆放着10多台洗衣机、烘干机、烫平机,身穿白色工作服的洗衣工们正在不同的区域忙碌着。
洗衣房中心的负责人曹荣彬边带领记者参观洗衣房,边详细介绍衣物的洗涤流程:每天早上先将护工送来的病区脏衣服和床单点数、分类,将有血渍、污渍的脏病服分拣出来单独浸洗,接下来消毒、机洗4遍,然后放入脱水机脱干,之后用烫平机烫熨,再按病区折叠整齐,等护工送来新的一批脏衣服时取走。“洗衣工每天的工作量很大,早上6:30就来上班开始洗手术衣,每天要洗400多公斤手术衣,光被单、床单、枕套3件套每天就有150套左右。” 曹荣彬坦言,“别看这小小的洗衣房,在我眼里,它不仅仅是一个清洗衣物的场所,它更是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。”
在洗衣房走了一圈,记者发现没有一个洗衣工是闲着的。她们的动作迅速而敏捷:站在烫平机一头的洗衣工快速拎起床单的一头,和同事一起拉直后把床单小心地放在烫平机上,待整条床单进入机器后,立马又拎起下一条床单,眨眼的工夫她们一道工序已完成。尽管她们身后,有电风扇在“呼呼”地吹着,但她们脸上依旧挂满汗珠,身上衣服也被汗浸湿了。记者随手轻触了一下机器,“哎呀,好烫!”一名洗衣工见状,赶紧提醒记者别靠近机器,“这里温度可高了,离远点,别烫着。”曹荣彬说,因为各种机器时时刻刻在运转,因此散热量很大,夏天室内温度高达50℃,“电风扇吹出来的其实也是暖风。”记者在洗衣房内待了还不到10分钟,额头、背上就开始出汗。
记者观察发现,洗衣工的手基本都是又红又肿,而且交谈时都要扯着嗓子吼。刚工作一年的洗衣工秦美莉边搓洗床单边说:“虽说都是用洗衣机洗衣服,但洗衣机有时不能清洗一些细小污渍,我们必须用手搓衣物,手长时间浸泡在水中,加上用洗涤产品,自然会对皮肤有伤害。夏天还好,冬天手上全是冻疮。加上洗衣房机器多、散热量大、噪音大、粉尘多,我们经常会有过敏症状,如打喷嚏、眼睛红痒、嗓子沙哑等。”秦美莉告诉记者,如果夏天实在热得够呛,同事们也会去隔壁的休息室休息会儿,喝喝水,吹会儿空调,然后再接着工作。
谈起这份工作,秦美莉打趣道,每逢有亲友问起她在医院哪个科室工作时,她都会快乐地回答:“洗刷科!”让她自豪的是,虽然洗衣房的工作不像医生、护士那般光鲜,工作也很辛苦,但是缺了洗衣工,医院还真不能正常运行,“在洗衣房里,大家相处很融洽,工作起来心情特别舒畅。”